首页 教育动态

汪清县电教馆举行“互联网+教育”结对帮扶思政课云端展示活动

  • 汪清县第四小学校
  • 2024-11-14 08:45
  • 阅读 199
分享到:




为助力汪清县中小学校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将地域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资源,引导我中小学生在生动的课程教学中坚定爱祖国、爱家乡之情,11月12日,汪清县进修学校电教馆组织汪清县6所“互联网+教育”结对帮扶校思政课云端展示活动

此次活动中,各结对帮扶学校的师生们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思政课程设计与教学成果。授课教师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思政教育盛宴。

汪清县第三小学校马小淇老师展示课例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授课教师通过生动的事例讲述,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收集的资料、视频,创设情境,使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习俗,直观感受到各民族之间要和谐共处,互相尊重和守望相助的重要意义,增强民族大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程还会提到国家保障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等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地区发展,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汪清县第四小学校梁艳老师展示课例三年级上册《心中的“110”》。课堂上通过生动的案例剖析,以闯关游戏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识别危险、自我保护以及依法 维权等重要知识,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和真实事件报道,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和防范的紧迫性。这节思政课,不仅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涵,也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注入了新动力,将安全意识深深植入学生心中,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汪清县第四小学校杨树娟老师展示课例四年级上册《从“白色污染”说起》。这是一堂关于环保与责任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从课前调查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塑料制品性能、发现塑料垃圾危害,充分激发主动参与的兴趣,结合国家政策和生活实际,探讨合理利用塑料的行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课堂注重实践与思维培养,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打造高效课堂。

此次云端展示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互联网+教育”结对帮扶模式在思政教学领域的一次有效实践,更为今后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推动思政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借鉴。未来,各结对帮扶学校将继续探索创新,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教育帮扶的深度与广度,让更多学生受益于优质思政教育。

(作者/梁艳 摄影/郝晓微)

 


上一篇:凝心聚力共成长 学区共研育芬芳—— 汪清一 下一篇: 汪清长荣红小:以“视”促教 以“导”致远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