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一中:延续文化血脉
- 汪清一中
 - 2022-11-03 11:08
 - 阅读 1444
 
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 ||||||||||
学校全称  | 汪清县汪清第一中学  | |||||||||
教师姓名  | 张禹佳  | 课名  |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 第一目 中华文化根  | |||||||
学科  | 道德与法治  | 章节  | 共两章节  | 教材版本  | 人教版  | |||||
课时  | 第 1 课时  | 课型  | 新授  | 年级  | 九年级  | |||||
二、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让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道德修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热爱中华文化,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极态度。 法治观念: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
三、学习者分析 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都有所了解,同时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了解不够,导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和认同不足。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信,从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践行传统美德。  | ||||||||||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弘扬中华文化。 解决措施:通过通过“合作探究, 一展到底”的形式,开启了四个学生探究活动:观看东奥,导入新课;了解文化,文化认知;观看采访,文化传承;立足现实,弘扬美德。在这四大板块引导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合作探究自如地完成了本部分重点知识的学习。结合多媒体新技术教学从而突破重点。 
 教学难点:增强文化自信。 解决措施:用生活化的问题来引导知识的学习,用生活化的例证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用生活化的形式来活化知识的学习。结合多媒体教学从而突破难点。  | ||||||||||
五、教学设计  | ||||||||||
教学环节  | 时间安排  | 环节目标  | 教学内容  | 学生活动  | 媒体作用 及分析  | |||||
一、导入新课  | 
 
 
 3分钟  | 视频导入课题,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本环节可视度高,情景带入快,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 观看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  | 认真观看 
  | 通过视频,给学生视听感官冲击,引导学生情感体验,调动课堂的积极性,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由此导入到本课。  | |||||
二、讲授新课 
 
 
 
 
 
 
 探究一:中华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探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探究三:文化自信 
 
 
 
 
 
 
 
 
 
 
 
 
 
 
 
 
 
 
 
 
 探究四:如何践行中华传统文化 
 
 
 
 
 
 
 
 
 
 
 
 
 
 
 
 三、课堂总结 
 
  | 
 
 
 
 
 
 
 
 6分 钟 
 
 
 
 
 
 
 
 
 
 
 
 
 
 
 
 
 6分 钟 
 
 
 
 
 
 
 
 
 
 5分钟 
 
 
 
 
 3分钟 
 
 
 
 
 6分钟 
 
 
 
 5分钟 
 
 
 
 6分钟 
 
 
 
 
 
 
 
 
 
 
 
 
 
 
 3分钟 
 
 
 
 
 
 2分钟  |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精神,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整体感知。 
 学生探究中华文化的内容,引导学生多领域、多角度看待问题,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对中华文化热爱的培养的过程。 
 通过阅读材料,懂得奥运会中的中国元素所体现的家国情怀、文化认同尤为重要。本环节也聚焦中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培养人文情怀。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激活思辨能力,师生互动、生生合作,重点挖掘问题,把情境材料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认真讨论。加强情境创设和问题的设计,学生合作讨论问题,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另外可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以及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通过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都是中华民族所铸就的智慧结晶。 
 
 
 
 
 
 
 
 
 
 
 通过动手实践,弘扬传统文化,感受剪纸作品传达着中国老百姓祈求万事如意,吉祥和美的生活愿望及中华文化的魅力 
 在活动中,真正落实将弘扬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生活实际入手,感受弘扬传统文化就在身边,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让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并自觉践行弘扬传统文化 
 
 本届充满“中国美”的冬奥结束了,但中华文化的传承却永远不会结束。  | 1. 观看冬奥会开幕式视频。观看之后说说视频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通过教师引导,归纳总结中华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2.看“中国文化符号”北京冬奥会的30枚体育图标。分分组讨论并思考从30枚体育图标,谈体会,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3通过老师制作的微课,进一步加深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三种文化的关联 
 4.通过以“崇洋*”为主题的四幅漫画,总结出文化自信的内涵和重要性 
 5如何坚定文化自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游戏活动。 
 6.播放视频 北京冬奥会会徽的由来。并思考交流冰墩墩材料总结出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7.进行传统文化剪纸艺术展。通过动手实践,宣传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示手尖上的智慧。 
 
 
 
 8.欣赏汪清人民如何宣传传统文化保护这一非物质文明的视频。 
 
 
 
 
 9.齐读老师送给大家的座右铭,在朗读当中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 
 
 
 
 
 
 
 
 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观点。 
 
 
 
 
 
 
 
 
 
 
 
 
 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并选一名代表来回答 
 
 
 
 
 
 
 
 
 分析 交流探究 
 
 
 
 
 分组讨论交流 
 
 
 学生畅所分析探究并发表观点 
 
 
 
 
 小组合作 剪纸文化(作品观摩) 
 
 动手实践分工合作 
 
 
 认真观看视频 
 
 
 学生齐读  | 
 
 
 
 
 
 
 
 以教材为蓝本,将多媒体工具与实际教学相合,应用图片、视频等更具直观冲击力的方式辅助学生教学,将学生带入情境。 
 
 
 
 
 
 
 
 
 
 
 多媒体动态图片展示,鲜明直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体现文化的传承和特点,与教材上所学知识相关联,深化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从而突破难点。 
 
 
 
 
 
 
 通过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素养与分析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及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突破难点。 
 
 
 
 
 由学生讲解,运用智慧课堂工具进行加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作品观摩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学效率,突破难点。 
 
 
 
 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让学生切实掌握弘扬传统文化的方法,用多媒体展示剪纸成果,便于及时搜集,反馈教学信息,激发兴趣的同时启发思维,有利于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和个性发展,从而拓展教学外延,自主培养多维能力,自主形成情感。 
 
 
 
  | |||||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